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5-31来源: 红旗文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面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我们必须紧紧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历史主动、积聚新动能、跑赢新赛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人类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论断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人类历史上,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还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科技创新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跃升,每一次都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在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一系列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引领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也赋予人类现代化全新的未来图景。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我们来说,是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布局深刻调整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我们能否继续在“新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只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依靠科技创新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才能实现从要素驱动的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转变。只有坚持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科技实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谁能够占领科技制高点,谁就能在现代化发展中走在前列。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奠定了其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的中心地位。在此后发展中,先是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成为现代化的领跑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进入现代化先进国家行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地位此消彼长的背后,则是世界科技中心和人才高地的位移。在此期间,先发国家为保持领先地位,总是通过设置技术壁垒、进行贸易打压、阻滞人才流动等方式,想方设法防止后发国家超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都前所未有地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超前布局,提出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作出研究部署,对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作出战略性安排,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论断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们有效应对科技围堵提供了战略准备,也为我们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提供了战略指引。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唯有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在这一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辩证看待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善于站在前人肩膀上开发自己的技术,学习汲取人类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我们既要发挥好后发优势,跑好旧赛道,也要集聚先发优势,开辟新赛道,把脉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新先机,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自信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必须树立的战略自信。中国近代以来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重要位置。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强调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在若干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功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可以说,这些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主要是靠我们自己打拼出来的。与过去相比,虽然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无论是在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战略技术研究、科技前沿问题研究方面,总体上说起点要高得多,底子要好得多。与此同时,中国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中国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些条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战略基础,这也是我们一定能打破科技围堵的底气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面对当年苏联撤走专家,面对西方国家的科技封堵,我们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制造出“两弹一星”,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汇聚各方力量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难题,也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一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于攀登。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有着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智慧和勇气,外部压力越大,越是能够激起中国人内生的奋斗动力。科技围堵不仅不能阻遏中国发展的脚步,反而会更加激发中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勇气、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使中国在科技强国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可以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目前来看,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一问题既是紧迫的现实问题,也事关中国式现代化长远发展。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路障和堵点。首先要解决好“人有我无”“人优我劣”的问题,也就是当前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这需要我们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其次,是解决“人无我无”的问题,也就是“从0到1”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新原理新定律,也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文化作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们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推动科技发展集成创新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充分挖掘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效能。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围绕解决原始创新问题,优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把鼓励引导基于兴趣的自主创新和基于重大问题牵引的创新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保护好基于好奇心的创新冲动,焕发出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多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生机活力。

      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一流科学家、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以高端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建立高水平人才的自主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高水平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着力造就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以开放胸襟最大限度地吸引世界各国科技人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集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来。


本栏目文章,均是转载或者摘要刊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司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