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领头羊”,先打“拦路虎”——林涛董事长在《南方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0-08-14来源:

    日前,广州启动“领头羊”行动计划,提出聚焦IAB、NEM、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消费品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0家。如何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南粤基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粤基金”)董事长林涛受南方日报之邀专题撰文进行探讨,为提升资本市场“广州板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南粤方案。


    林涛董事长表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重要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广州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推动广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其城市地位并不匹配;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和北、上、深相比,金融业同样存在着差距。

    一是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偏少。截至2019年底,广州全市有法人金融机构54家,但北京、上海、深圳就分别拥有法人金融机构120家、212家、196家。广州法人金融机构明显偏少,金融服务水平未能满足城市需求。二是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缺失。在一线城市中,上海与深圳分别设有证券交易所,北京则设有全国股转公司,但广州的金融交易平台仍以区域性交易平台为主,对全国性金融要素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三是企业资本市场参与度低。广州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列第五位,不仅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且低于新一线城市杭州。此外,仅约30%的广州上市公司在创业板或科创板挂牌,广州上市公司的科技属性亦相对较弱。

    林涛董事长分析,造成广州上市企业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产业基础传统、城市文化务实、交通地位弱化、人口结构老化等,金融定位偏弱、金融要素不足,尤其是产融结合发展水平不高是其中重要原因。

    如何破局?林涛董事长建议广州可依托优势产业,夯实广州产业金融发展根基。

    一是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调整的时代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广州已开始产业结构调整的“下半场”,即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再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发展,将产生巨量的资金需求,并将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二是充分发掘先进制造企业的发展潜力。一个城市发达的产业集群基础和产业金融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发达的制造业得益于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做强、做大后形成的产业资本又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融资本。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竞争中,广州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截至6月,在新三板挂牌的广州企业共有494家,制造业企业占比高达36%,将这批存量的制造企业引导好、辅导好,广州本土的资本市场不愁没有大发展。

    三是把握产业金融发展黄金期的先发优势。新常态下,产业金融领域已由最初的单向金融服务逐步演变为“产业是根本,金融是手段,共赢是结果”的互动模式,可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大显身手。

    按照“领头羊”计划,广州金融企业下一步要加强对IAB、NEM、显示面板、集成电路、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以融促产,以产带融,进一步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蓝海,依托优势产业构筑广州产业金融发展的深厚基础。

    林涛董事长指出,长期以来,广州产业结构存在传统国企大而不强,民营企业多而不精的问题,低效、低能的舰艇企业多,优质、创新的航母企业少。广州要通过产融结合赋能企业发展,探索科创“广州模式”。其内涵和实质是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根本宗旨,围绕产业需求设计金融产品,进而改革制度,减少金融套利。

    如何用金融力量助推经济弯道超车?林涛董事长建议广州可以加强政府引导,通过资本招商、资本造商,快速推动重大产业集群的核心龙头企业上市运作;借助资本杠杆力量,聚合建设行业平台载体,整合提升产业链协作,并借助国际资本实现全球拓展。

针对传统产业,支柱行业、龙头企业规模大、信用好,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压舱石,产业金融应优先支持本地支柱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做稳做优,兼顾带动其庞大的上下游产业生态体系。应打造产业链金融平台,支持其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集群稳健、良性、高效发展。

    针对新兴产业,广州应总结过往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经验,加大资本招商并形成长效机制,试点打造市区政府联动,国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创投机构高度协同运作的产业金融招商平台体系,引导培育科创企业龙头。

    针对产业载体,广州可出台政策支持建设产业园、孵化器、产业综合体等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国资与社会合作、股债联动等投融资模式,结合金融科技手段和线上线下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和渠道。目前各级政府在积极建设“信易贷”“中小融”等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可鼓励行业部门、国资机构、金融机构与龙头互联网平台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撬动信用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国际合作,广州现有赴境外上市企业78家,并正在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大湾区正在推动形成金融行业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如港资银行已实现在广东所有地级市全覆盖;粤港合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粤澳共同设立合作发展基金;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互联互通渠道也在不断扩大。产业资金的跨境流动和跨境投融资需求将更大程度上被激活。应重点加快推广FT(自由贸易账户)等创新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和多元化资产配置,鼓励、拓展赴港上市渠道和融资工具,满足企业跨境融资需求。加强与全球重要资本市场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入驻广州,助力培育一批全球化企业。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