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广州获批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

发布时间:2023-01-20来源: 融媒体中心

近日,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在广州市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广州成为全国开展这项试点工作的首批六个城市之一。

接下来,广州将在《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基础上,分别按照《广州市外籍“高精尖”人才认定标准(试行)》和《广州市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试行)》,进一步扩充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类)的认定范围。同时,广州将对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或从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符合当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外国高端人才实行自主推荐。


广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将紧密结合广州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人才需求,以便利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引进具有国际水平、国际视野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人才。

外籍“高精尖”人才地方认定标准试点是国家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的重要探索,也是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和配置高端人才资源要素的积极举措。该项工作对于落实科技部提出的“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抓手,为外籍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推动建立工作许可、居留、签证、永久居留到入籍的有机衔接和身份转化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并首次单节呈现“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引擎”。此次入选全国首批试点,是广州深入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又一生动实践,广州立足湾区,向世界揽才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作为国有创新型基金管理平台,南粤基金深入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积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集聚优质人才,凭借出色的人才服务工作荣获“增城区第一届(2022年度)爱才重才奖二等奖”。

近年来,南粤基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对内构筑企业人才“蓄水池”,建立精准选才、分类培养、倍速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实施“管理精英”激励计划、“红棉精英”女性人才培养计划、“南粤菁英”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等,并为员工设置不同发展通道,提供有针对性且系统的培训学习机会,同时开展“师带徒”项目,通过“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后备人才成长,推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对外搭建引育“凤凰台”,南粤基金致力通过市场机制和平台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动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引导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充分发挥广州金融人才协会会长单位平台作用、与广东财经大学共建MBA产教融合基地、引进支持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何晓顺教授团队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推动人才集团建设工作……助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实现“金融+人才”同频共振。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