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发布时间:2020-08-21来源:

“运行好于预期,指标逐月修复,有效投资加速,社会责任彰显。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以上四句话主要概括了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具体来看,在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实物量指标变化情况上,上半年中央企业钢材产量、原油产量、发电量和售电量等指标,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8%以上;在指标修复上,进入二季度,中央企业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其中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净利润16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5%,收入和利润同步实现正增长;投资方面,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水平下降,中央企业投资逆势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同比增幅为7.2%。其中,制造业投资超过1300亿元,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近1600亿元;最后,上半年中央企业坚决执行国家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政策,上半年累计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超1200亿元。

郝鹏表示,尽管上半年央企运行情况比预料的要好,但风险挑战不容低估。下半年决心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为此,国资委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突出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企业改革落实落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及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的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国企改革重在行动、重在效果。郝鹏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不久将印发实施。国资委将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再次吹响改革的冲锋号,通过加快深化改革,让企业机制活起来,让布局结构优起来,让发展动力强起来。

据悉,改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等。

郝鹏表示,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扭住关键、突出重点,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推动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国企改革的综合成效更好服务发展大局。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在此背景下,其与国企合作的意愿和倾向有所增强。对此,郝鹏表示,主动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共同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经济生态,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具体行动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坚决落实国家纾困惠企政策,支持带动各类企业共渡难关外,国资委将鼓励支持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发挥国有资本纽带作用,带动各类企业融合发展。上半年,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资新设、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1100亿元。国资委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与各类企业合作,积极稳妥深化混改,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加强与各类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在郝鹏看来,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国资委将坚定地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上下游贯通、大中小融合,各类市场主体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共同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