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风云变化的资本市场中,“地方国资”引人注意。
3月7日晚间,维信诺发布公告称,合肥国资拟受让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知合11.7%股份,帮助合肥巩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的地位。
就在几天前,苏宁易购宣布引入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公告称,将在深圳设立华南地区总部。
3月3日,成都产业投资集团下属成都科技服务集团参与投资的极米科技,也在科创板正式上市。
三家企业的背后,显示了地方国资发展的新思路——除了培育打造上市公司,还要形成资本投资的矩阵。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是经济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中国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对此评价称,随着所投资产业链的延长和融通发展,对地方国资而言,逐渐构建出一个跨赛道、跨地域、跨资本属性的创新生态,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形成超越其传统势能的综合新优势。
01、深圳模式
国企引入民资与国资进入民企并行不悖,符合异质产权多元化的混改取向。
此次入股的深国际和鲲鹏资本两家国资企业,实控人均是深圳国资委。作为地方国资的领头羊,“深圳国资系”的版图早已突破了扎根本地的传统路径。
深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余钢此前曾透露,深圳国资战略目标是坚持“深耕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深圳国资从城市型国资向区域型、全国性、国际化国资跨越,在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苏宁易购商场
此次入股苏宁,正是深圳国资系在长三角和产业的布局。
一方面,公告中,苏宁易购将在深圳设立华南地区总部,充分依托产业投资人的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在大湾区的经营能力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
这意味着,深圳电商行业将获“一翼”。作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一线城市代表,此前,深圳曾一直因缺少重量级电商企业被诟病,此次入股苏宁易购,补上一块重要的拼图。
另一方面,这也是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江苏、上海、杭州、南京、嘉兴、宁波、长沙、北京、西安、新乡、武汉等地也不乏深圳国资的身影。而深圳国资旗下的地产公司深物业内部人士曾向第一财经透露,由于深圳可开发的土地有限,今年公司将持续向长三角地区发展。据其了解,下半年深圳公司的一部分员工将调至江苏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4年到2019年,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的营收、利润总额、总资产、净资产分别增长了14倍、17倍、18倍、20倍。深圳市国资委及“深投控”相关负责人透露,500强只是“深投控”的起点,未来将对标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全球最成功的主权投资基金之一。
朱克力表示,深圳国资系的模式,一是立足于引导和赋能产业发展的目标,二是从地方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突破了区域界线,三是具有“双向混改”的鲜明特征,即国企引入民资与国资进入民企并行不悖,符合异质产权多元化的混改取向。近年来,由于一些前期通过较高负债扩张的民企在新的市场周期下遭遇流动性困难,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国企入股民企的案例,深圳国资系主动进击优质民企,牵手苏宁即是其中一例。
02、双向混改
探索形成国企与民企深度合作、双进双赢、多元融合的新模式新体系。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深圳国资系的发展模式很“深圳”。与之相对应的,很多地方国资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设立基金的目的,是改变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扶持方式,由财政直补为主,向‘投补结合、以投为主’转变。”成都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
他提到的基金是成都去年设立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成都重产基金”)。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重点支持投资成都的先进制造业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的关键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基金将“非常广泛吸纳各方投资,设立相应的子基金,打造千亿级的‘1+N’母子基金群”。
不止是成都,其实,很多城市都在扭转思路,一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一边利用其推动形成项目招引动能,助力产业发展。
去年底,青岛市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创立推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资金的集约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创新建立国有资本收益市场化运作机制,撬动社会资本要素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助力青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项安波曾撰文表示,国有资本基金化是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趋势之一,“需要进一步利用基金在资本汇聚、风险分散、信息揭示、激励约束和促进国有资本形态转换等方面的机制优势”。
在朱克力看来,无论是深圳模式,还是其他城市探索的经验,都意味着双向混改打破了国企和民企的二元划分,以现代化产业链理念和竞争中性原则更新传统认知,探索形成国企与民企深度合作、双进双赢、多元融合的新模式新体系,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03、产业培育
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并策划天使投资基金,未来将是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平台。
两会召开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热点话题之一。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作为高频词汇累计出现43次,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也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比如,维信诺发布公告称,合肥国资拟受让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知合11.7%股份,目前,合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根据2月25日合肥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的《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维信诺AMOLED、欧菲光光学光电等项目投产达产”已被列入今年的任务当中。
在推动产业发展,地方国资也开始关注产业培育初期。
去年底成都着手组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透露,政府将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并策划天使投资基金,未来将是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平台。
朱克力指出,作为地方国资,要发挥好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对创新企业培多重价值,必须深刻理解和不失时机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在市场化探索中融合用好人力资本和数据要素;要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而在新基建和新消费同频共振中,开辟新的利基市场;要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推进创新生态、产业资本、应用场景、要素资源系统集成,将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结合起来,助推产业链向中高端跃迁。
“由此,随着所投资产业链的延长和融通发展,对地方国资而言,逐渐构建出一个跨赛道、跨地域、跨资本属性的创新生态,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形成超越其传统势能的综合新优势。”朱克力说。(来源: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均是转载或者摘要刊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司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