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的实践经验和大湾区金融推进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2-02-07来源: 深高金政策与实践研究所

日前,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深港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深圳福田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迈向2035/2050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全球金融竞争力”,来自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66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专业人士就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跨境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大湾区国际金融竞争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与大湾区国际金融竞争力、高质量发展模式、深港合作提升大湾区金融与产业竞争力、中国与全球宏观形势与展望、中美关系展望等八个议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本文根据中山大学副校长、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深港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科技金融的实践经验和大湾区金融推进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李善民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到2050年,五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特别强调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要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刘鹤同志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理念的文章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国家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

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湾区未来发展纲领性文件,提出在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两个文件,又对前海和横琴赋予更高的战略定位。前海合作区要求建立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建设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调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横琴则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因此,在2035/2050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必不可少的需要金融的支持,其中发展科创金融至关重要。

如何促进科创金融发展?从金融本身发展属性来看,它就是一种服务,或者是一种工具,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但是没有金融支持,科技也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金融是血液,是一种工具,主要是用来与其他要素结合。从行业发展趋势来讲,金融本身又是很重要的产业形态,通过优质金融资源的高度聚集,来实现金融产业和其它产业的联动发展。

近年来通过跟踪国外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发现它们的一些经验值得参考。如美国本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投资发展得好,旧金山湾区是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多元化的科创融资路径、相对完善的政府股权退出机制,还聚集了素质比较高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日本科创金融是通过政府政策精准扶持,加上银行融资主导推动的模式。很多人认为日本这二三十年的发展是比较慢的,其实日本人是在暗暗发力,近年来有很多重磅的科技成果出来。在建设东京湾区中,政府主导了首都圈规划,并建立了协调机制。东京湾区尤其有两个比较独特地方,即结合高效的大学科技转化机制和面向商业应用的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特色的信用担保制度;以及通过央地两级担保加上金融产品交叉互保的机制,支持企业的科创发展。

德国资本市场相对来说不是很发达,其科创金融是全能型银行主导、信用担保起辅助作用。全能型银行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小,但科技创新方面发展也很有特色。它同样采取了政府扶持科技型企业的一些精准政策,尤其是在发展科技孵化器、实施科技资助方面,如成立YOZMA基金,即政府出钱占40%,从境外引进60%的资金来做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并且5年之后退出;这种机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国际经验总结来看,科创金融对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发挥的引导作用,日本和德国、以色列均如此,即使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美国,也都有政府的引导基金在发挥作用。同时也看得出来,这些国家发展得好的科创金融,也没有固定的模板,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科创金融发展方式和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要承担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责任,科创金融要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大湾区金融推进科技创新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金融主体尤其是创投金融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活跃的风险投资是很重要的。大湾区主要是内地的风投,不论是市场成熟度、技术成熟度还是资源配置,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际一流湾区相比,都有差距。如国内大部分风投机构的总部还是在北京、上海,大湾区内数量较少,这说明中国给风投机构打造的环境还存在不足。政府对科技引导基金的投入还有待加强,深圳在这一块的引导,尤其是深创投做得很好。但是在其他地方,政府投入相对比较少,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政府提供的百十亿资金,对广东五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是杯水车薪。

第二,科创金融信息服务中介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地方的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中介平台尚未搭建,质量良莠不齐。在广州就有2000多家各种金融中介,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来帮企业融资、找钱,但是质量是普遍不高的,这反而提高了制度性的交易成本。

第三,科创金融关键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同时精通金融和科创的复合型人才比例较低。一些中小微科创企业,严重缺乏金融财务人员,更谈不上熟悉科创金融政策的人才。很多金融机构在做科技支行,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经济金融领域出身,缺乏科学技术知识,无法评估专利价值,为企业贷款带来难题,甚至因为银行终身追责制度而不敢发放贷款。因此大湾区不仅需要金融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第四,金融跨境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香港、澳门金融资源较为丰富,香港有5所大学进入了世界前100,科技资源也很充裕,但是他们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如何促进大湾区的资金和科技结合起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为解决科创金融发展中这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拓展科创金融资源来源渠道,推动成立粤港澳联动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我们科研团队前几年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做了调研,我们发现,深圳是中国内地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政府在其中有了清晰的定位。到上海、合肥、成都、北京调研时,基本上都还是能感觉到政府的作用还是比较强的,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或者干预是比较大的。但是到了深圳,即便是到七八个人的公司调研,他们说政府从来没人来找过,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湾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比较少的。这一方面说明这个地方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比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的引导基金发挥的作用不足。前面已经指出,引导基金即便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目前中国的政府引导基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按照财政资金使用办法来考核基金,每年必须把钱投出去,投出去还不能有亏损,这说明我们对政府引导基金考核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考核机制还要完善。

另外要加强金融基础环境建设,促进创投金融等市场主体发展。还要建设并发挥多层次金融平台功能。深圳有了证券交易所,这边上市的公司也比较多,但是现在整体来讲,这种直接融资的比例跟企业资金的需求还是相差很大,资金的来源要多元化。

二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要建立中介机构和中介平台,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发展得好,阿里巴巴贡献的平台非常重要,它两端的对接机制到位,解决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衔接,当然中间还要建立诚信机制做保障。科创金融也需要这样好的平台,促进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对接。

三是金融人才的供给。现在横琴和前海有自贸区的政策,需要落实如何建设离岸金融在岸服务中心,使香港的金融人才在大湾区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培育复合型金融人才。此外,一些高端智库,包括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这样一些智库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提升科创金融制度创新的能级。尤其是发挥前海、横琴合作区和南沙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围绕科创金融制度供给和产品供给开展高水平压力测试,推动港澳国际化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高端要素与内地产业平台高效对接,积极探索境外资本参与内地科技创新的便利化制度创新体系。深化政府科创金融管理体制制度,推动“自由准入+备案准营”在湾区推广实施。

希望通过建设并优化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栏目文章,均是转载或者摘要刊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司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